终于,一队评委走了过来。
为首的是位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的老者,眼神锐利如鹰,胸前挂着“首席评审:
中科院空间物理所陈振华”的铭牌。
他隔着玻璃,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那个哑光黑的立方体,又落在李想那张过分年轻却异常沉静的脸上。
陈振华推门走了进来,其他评委紧随其后,隔间内的空气瞬间凝滞。
“李想同学?”
陈振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威严和穿透力。
李想微微颔首,动作幅度极小。
陈振华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个黑色立方体:
“你的参赛项目,‘深空引力透镜自适应校准系统’。方案摘要我看过,理论推导和工程构想都极具颠覆性,甚至有些……惊世骇俗。”
他顿了顿,语气听不出褒贬,
“但复赛要求实物演示或功能性验证。你提交的方案里提到核心是算法和微型化的深空信号模拟/接收阵列。这个……”
他指了指那个黑匣子,“就是你的验证平台?”
“是。”
李想的声音平直无波,没有任何解释。
“如何验证?”
陈振华追问,目光如炬,“它如何接收模拟的或真实的深空信号?如何体现你方案中提到的、利用引力透镜效应进行实时路径校准的自适应算法?”
李想没有立刻回答。他上前一步,走到展示台前,指尖在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板上轻轻一点。
屏幕亮起,没有复杂的操作界面,只有一片深邃的黑色背景,上面悬浮着几行简洁的白色命令行代码和一个不断跳动的、显示着“信号等待中……”的进度条。
接着,他伸出另一只手,指尖在那个哑光黑的金属立方体侧面,一个极其微小的凹陷处,轻轻一按。
嗡——
一声极其低沉、几乎难以察觉的震动声从立方体内部传出,如同沉睡巨兽被唤醒的心跳。
立方体表面依旧冰冷沉默,但隔间内几个对电磁信号极其敏感的评委,同时感觉到自己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屏幕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干扰波纹!
李想的目光没有看评委,而是投向笔记本电脑屏幕。
黑色的背景上,那个“信号等待中……”的进度条突然开始跳动!白色的光标在命令行界面飞速闪烁,一行行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代码如同瀑布般刷下!
“正在接入预设模拟源……引力透镜参数加载……背景噪声建模……”
冰冷的电子合成音从电脑音箱里传出,毫无情感。
陈振华和几位评委的目光瞬间被屏幕吸引!
那些飞速滚动的代码,那些复杂的物理参数变量名,那些精密的数学符号……无不显示出这套系统背后恐怖的运算量和逻辑深度!
“模拟源接入成功。开始生成模拟引力透镜畸变深空信号……”
合成音继续。
屏幕上,黑色的背景中央,开始出现极其微弱、不断闪烁变幻的光点图案,模拟着被巨大天体引力扭曲后的遥远星光信号。
图案扭曲、拉伸、变形,充满了难以解读的噪声。
“启动自适应校准算法……”
合成音响起。
屏幕上,代表校准算法的进程条开始推进。
与此同时,那些被模拟出来的、扭曲变形的光点信号,开始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被“矫正”!
拉伸的线条被拉回,重叠的光斑被分离,模糊的轮廓变得清晰!
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混乱的星图上,精准地抹去引力透镜带来的畸变,还原出星空本来的、清晰的样貌!
矫正过程流畅、精确、带着一种冰冷的、令人心悸的美感。
几位懂行的评委眼中已经爆发出难以掩饰的震惊和狂热!
这不仅仅是软件模拟!这需要极其强大的实时信号处理能力和对引力透镜物理效应的深刻理解!
“校准完成。原始信号与校准后信号对比度提升:72.8%。信噪比提升:15.3分贝。”
合成音报出冰冷的数字。
隔间内一片死寂,只有电脑风扇高速运转的微弱嗡鸣。
陈振华死死盯着屏幕上那两幅对比鲜明的星图——一幅扭曲模糊,一幅清晰锐利——呼吸都不自觉地屏住了。他猛地抬起头,锐利的目光如同实质般刺向李想:
“接入真实深空信号!现在!接入射电望远镜阵列的公共数据流!”
这个要求极其大胆,也极其关键!
模拟做得再完美也只是纸上谈兵。真实的深空信号,充满了无法预测的干扰和噪声,才是检验这套系统真正实力的试金石!
李想没有任何迟疑。指尖在触控板上快速敲击了几下。
“正在尝试接入‘天眼’FAST公共数据接口……验证权限……连接建立中……”
合成音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延迟。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几乎是现场考试!
一旦失败,或者效果远低于模拟数据,之前所有的震撼都将化为泡影!
进度条缓慢推进。一秒,两秒……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般漫长。
突然!
屏幕猛地一暗!随即,一片更加混乱、充满剧烈噪点的、完全无法辨认的星图信号瀑布般涌入屏幕!
剧烈的信号波动让整个图像扭曲变形,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浑浊水面!
“信号接入成功。检测到强烈本地电磁干扰及大气扰动。信噪比低于阈值……”
合成音报出严峻的现实。
评委们的脸色瞬间凝重起来。真实环境的残酷远超模拟!这套系统能抗住吗?
李想的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琉璃般的眼珠紧紧盯着屏幕上那片混乱的噪点之海。
他的指尖悬停在触控板上方,没有立刻动作,仿佛在感知着那无形信号流的脉动。
几秒钟后,他的指尖落下。不是敲击,而是以一种极其稳定、精准的节奏,在触控板上划过一道复杂的轨迹,如同在虚空中绘制一个无形的符文。
“启动深度抗噪滤波……启动实时大气扰动补偿模型……启动引力透镜自适应校准核心算法……”
合成音连续报出一连串指令。
屏幕上的混乱信号骤然开始剧烈的变化!那些如同沸腾泡沫般的噪点被一层层强力剥离、压制!扭曲变形的星图轮廓在剧烈的抖动中艰难地显现,又被新的干扰淹没,如同暴风雨中飘摇的孤舟。
李想的指尖在触控板上的滑动越来越快,越来越精准!
每一次滑动,都伴随着屏幕上信号的一次剧烈挣扎和反扑!
他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在展厅顶灯下反射着微光。
琉璃般的眼珠里,那片永恒的寂静第一次被一种极致的、近乎燃烧的专注力取代!
仿佛他全部的灵魂,都凝聚在那几寸见方的屏幕上,在与那片来自宇宙深处的混乱和噪声进行一场无声的、惊心动魄的搏杀!
隔间内外,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死死锁定在屏幕上那场无声的战争。陈振华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
终于!
在经历了仿佛永恒般的剧烈抖动和挣扎后,屏幕上那混乱的噪点如同潮水般急速退去!
一幅虽然依旧带着微弱噪点、但轮廓清晰、星点分明的深空星图,如同拨云见日般,稳定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星点明亮,星座轮廓清晰可辨!